The Sermon on the Mount

山上宝训:耶稣关于谦卑和慈悲的教义

登山宝训是耶稣基督所讲的最有力的讲道之一,包含深刻的灵性教义以及行义生活的方式。讲道旨在展现谦卑、同情和公正的本质,鼓励人们放弃虚伪的宗教形式,专注于内心的转变。

本文将试图解释登山宝训是什么,为什么这个讲道至今仍然相关,它所传授的重要教训,以及描绘其信息的主要圣经经文。

什么是登山宝训?

登山宝训是耶稣早期传道时所讲的一系列教义。记录在马太福音第5至第7章,内容广泛,涵盖了与上帝国度原则相一致的生活各个方面。

其他教义通常侧重于仪式性地遵守律法,而耶稣则强调行动的内心和精神,呼吁追随者努力追求内心的纯洁和更高的道德标准。

登山宝训中的主题

登山宝训中涌现出几个主题,这些主题都指向耶稣对道德和灵性生活的呼召。

  • 八福:一系列描述真正蒙福之人特质的祝福,如温顺的、慈悲的、心灵纯洁的。
  • 成全律法:耶稣教导说,他来不是要废除律法,而是要成全律法,提供了如何按照上帝诫命生活的洞察。
  • 爱敌人:这篇讲道中最激进的教导可能就是爱敌人并为逼迫你的人祈祷。
  • 主祷文:耶稣给出了如何祷告的模范,强调上帝的旨意以及与所有人的和谐共处。
  • 审判他人:耶稣呼吁人们自我审视,首先应当纠正自己错误,再批评他人。

这不是一篇讲解规条的讲道,而是对更高生活方式的呼召,这种方式将转变内心,进而实现真正的义。

为什么要讲登山宝训?

道德生活的指导原则

登山宝训对于任何寻求道德生活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。它的教义不仅仅是宗教实践,还提供了内在转变的框架。

耶稣将重点放在行动背后的动机上,而不仅仅是行动本身,设定了一个新的标准,即围绕爱、谦卑和仁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。正是在这篇讲道中,信徒获得了如何与他人互动、面对挑战以及灵性成长的宝贵教训。

另外,了解从大斋期中获得的教训,以便进行灵性反思和更新。

适用于现代生活的永恒智慧

尽管登山宝训是在两千多年前讲的,但其普遍的真理超越了时代,影响到现代生活。耶稣提醒我们,伟大在于谦卑、服务和内在的力量,而非一个世界常常迷恋成功、权力和外貌。

这篇讲道邀请信徒进入超越人类社会期望的生活,活出上帝国度的价值观,在那里温顺的人将继承地土,仁慈会带来仁慈。

登山宝训中的教训

1. 八福:重新定义蒙福

八福是登山宝训的核心,建立了一种新的、激进的祝福秩序,定义了什么是“蒙福”。每一项八福都挑战了传统成功和幸福的观念,人发现真正的满足是在顺从上帝的旨意,并践行诸如仁慈、谦卑和纯洁等美德。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这些引人注目的教义:

  • 虚心的人有福了:认识到我们在灵性上的贫乏为进入上帝的国度打开了大门。
  • 哀恸的人有福了:在悲伤时,上帝会赐予安慰与医治。
  • 温柔的人有福了:谦卑而非骄傲使人能够继承地土。
  • 渴望公义的人有福了:对正义的深切渴望将被上帝满足。
  • 慈悲的人有福了:对他人施与仁慈反映了上帝的品格,仁慈的人也将得到仁慈。
  • 心里纯洁的人有福了:内心纯洁使我们有幸见到上帝。
  •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:那些致力于和解的人将被称为上帝的儿女。
  • 为公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:那些因信仰遭受逼迫的人,必得天国的大赏赐。

每一项八福都为我们提供了生活中蒙福的全新视角,充满谦卑与仁慈,并深深地与上帝相连。

2. 成全律法:超越形式主义

耶稣说,他来不是要废除律法,而是要成全它。这一教义标志着从形式主义的转变,强调律法的精神。耶稣挑战他的追随者不仅要遵循律法的字面,而要追求内心的改变。

他教导,例如,在上帝的眼中,内心积怨的愤怒和谋杀同样严重,淫欲心态也等于通奸。呼召人们达到更高道德水平,需要信徒们审视内心的动机。

3. 爱你的敌人:激进的同情

登山宝训中最激进的教义之一可能就是耶稣关于爱敌人的教导。传统伦理学强调报复,即“以眼还眼”,但耶稣教导他的门徒要将同情置于复仇之前,以仁慈对待那些虐待他们的人。

这种爱超越了忍受敌人,实际上是为他们祈祷,并为他们的好处努力。通过这样做,信徒们反映出上帝完美的爱,上帝对公义与不公义的人都施以仁慈。

4. 主祷文:祷告的模板

通过教授主祷文,耶稣为信徒与上帝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模范。它强调几个主题:对上帝的敬畏,顺从祂的旨意,依赖上帝供给每日所需,以及宽恕的重要性。

祷告的简洁掩盖了其中的深刻意义,因为它呼吁过一种以上帝为中心的生活,而不是以个人欲望为驱动的生活。这既是公共祷告的模板,也体现了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所示的三大价值观。

登山宝训中的圣经经文

登山宝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经文,这些经文概括了其核心教义。以下是一些最著名的:

  • 马太福音 5:3-12:八福,耶稣列出了真正蒙福之人的美德。
  • 马太福音 5:17:“不要以为我来是要废掉律法或先知;我来不是要废掉,而是要成全。”
  • 马太福音 5:44:“但我告诉你们,要爱你们的敌人,为逼迫你们的人祷告。”
  • 马太福音 6:9-13:主祷文,提供了如何向上帝祷告的模范。
  • 马太福音 7:1: “不要审判人,免得你们被审判。”

这些经文反映了耶稣教导的核心信息,挑战信徒追求公义、怜悯和爱。

Was this helpful?

Thanks for your feedback!